服务热线:400-800-1982
新闻动态

News Bulletin


防汛安全手册丨汛期来临,这份手册请收藏!
来源: | 作者:连华科技 | 发布时间: 2021-07-22 | 127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   汛期已至,防汛抗洪,保护自身、家人和朋友的安全,减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是每个人的责任。短时间的超量降水和持续不断降水,容易在局部地区乃至更广阔的地区造成洪涝,既有的水利设施、防汛设施和防汛手段,以及援救手段不足以立刻生效或者立刻实现全面救援。因此在灾害性暴雨情况下,掌握一些救援和自我救助的知识对应对洪涝灾害十分必要。

#01当你在户外遇到洪灾时

    「如果你在步行」

    1)与大树、高层建筑和电力设施保持距离;

    2)避开施工设施、广告牌等高处坠落物;

    3)观察并避开井盖冲开及路段塌陷的地面;

    4)不要登上河堤等防汛设施;

    5)不要进入建筑的地下部分、地铁及过街隧道等低地。

    6)如遇到断折的电线,不要奔跑,保持单腿跳或双脚并拢跳的姿势,往相反方向离开。

    「如果你在驾车」

    1)尽量避开容易积水的路段;

    2)不要强行通过已有较深积水的路段;

    3)切勿将车驶入立交桥底层或下沉式隧道;

    4)当你已被积水包围,可视情况弃车逃离,避免水压过高打不开车门,被困车内;

    5)如果车子(包括电瓶车)不小心进水熄火,千万不能再启动。

#02当你在家中遇到洪灾时

    1)断掉家中电源,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线,避免短路造成火灾;

    2)关闭各级燃气开关,避免燃气泄漏;

    3)如住在低楼层,尽快转移到较高楼层的邻居家甚至楼道内暂避风险;

    4)如在住宅楼里,尽量远离阳台;如在农村砖房中,尽量躲在主梁下;

    5)如有条件,也可以提前往麻袋、编织袋中装入沙石、泥土等制成沙袋,在门槛、窗槛外垒起一道防水墙,并用毛毯、棉絮等填充物赛堵门窗缝隙,防止渗水。

    「如果需要从家里撤离」

    1)用手机拍下家中所有成员的身份证,随身携带手机、充电宝、塑封食物、瓶装水、现金、医药物品、打火机、老人和儿童的必要用品等应急物品;

    2)手机、充电宝等设备可用塑料袋保护好,只在必要时使用,确保电量充足;

    3)如有一些不方便携带的贵重财物和重要票证票据,可用塑料袋、保鲜袋封好,放入清空断电的冰箱中,可一定程度保证干燥和安全;

    4)不使用公共交通设施,电瓶车、私家车、公交车、地铁乃至高铁等都有可能中断;

    5)尽可能穿牢固不打滑的胶底鞋,羊毛面料的衣物和带帽冲锋衣,防止失温。

#03当洪水已经来临时

    第一时间向亲友发送具体定位,并描述大概情况:是已面临危机还是有风险,能否自主安全撤离,具体位置与周边特征,计划撤离方案与预估脱离时间……

    想了解最新信息,可以用收音机、汽车广播收听本地的交通台,手机也可下载应用软件收听广播。

    1)如时间充裕,第一时间寻找附近坚固的大楼、山坡等,并向高地转移;

    2)如来不及转移,应立即爬上屋顶、大树等高处暂时避险,等待援救;

    3)不要光脚在水中行走,如果鞋子已被水冲走,也尽可能用塑料袋、保鲜袋保护,避免被溢出的生活垃圾和污染物划伤腿脚、感染伤口,同时减少触电风险;

    4)如有条件,可在淌水后用双氧水酒精等医药物品为小伤口、蚊子包等消炎;

    5)尽可能喝瓶装水,不要用自来水冲洗会直接进嘴的东西,至少确保自来水烧开后使用。

    「如果你已被洪水包围」

    1)尽可能利用体积大的容器,如脸盆、空饮料瓶、塑料桶等作临时救生品,做水上转移;

    2)如有条件,也可用门板、木床制成木筏,拖把、扫帚用作划桨,避免涉水、游泳逃生。

#04当你不幸被卷进洪水

    「如果你在户外落水」

    1)尽量让身体漂浮在水面,头部浮出水面,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,如木板、木箱等;

    2)如在水中突然腿脚抽筋,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,伸直抽筋的那条腿,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;

    3)如不会游泳,面朝上头向后仰,双脚交替向下踩水,手掌拍击水面,让嘴露出水面,呼出气后立即使劲吸气。

    「如果你被困在车内」

    1)不要砸挡风玻璃,击打车窗玻璃四角;

    2)如车窗打不碎,就等待车子进水,当车内的水深度接近头部时,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。

#05当洪水退去后

    配合卫生人员的防疫检疫工作,防止灾后传染病传播。

    1)远离积水,注意观察并避开井盖冲开及路段塌陷的地面;

    2)不可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自来水,如需饮用,必须沉淀消毒或煮沸;

    3)对房屋内任何与洪水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,尤其是空调、供暖管道及过滤器;

    4)在重新使用屋内电器前,应检查内部是否干燥、并全面烘干,避免短路造成火灾;

    5)避免使用明火,防止燃气泄漏引发危险;

    6)出门时尽量选择雨衣,穿长袖长裤,避免与携带更多疾病的蚊虫接触。